深夜十一点,你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栏目数据发愁-标题太平淡,描述不够吸引人,阅读量始终卡在那上不去。明天就要更新内容了,可这点击率怎么跟老板交代?
其实,很多自媒体同行都遇到过这种问题。精心准备的内容,却因为栏目包装不到位,白白浪费了流量机会。
栏目上线一段时间后,往往陷入疲软期。你发现用户点击欲望降低,互动也变少了。这时候光调整内容方向还不够,标题和描述才是第一道门槛。
试试从用户搜索习惯入手。用好资源SEO的关键词热度分析,可以快速找到近期关注度高的词汇。把这些词自然融入标题,吸引点击的效果会明显提升。
有时候,我们总想一次性把栏目所有亮点塞进标题里,反而让人抓不住重点。
描述部分别写成长篇大论。控制在两行以内,突出栏目能解决什么实际需求或带来什么价值。比如“每周三更新,帮你避开职场最常见的五个坑”就比泛泛而谈更有指向性。
问:怎么判断标题和描述改得到底合不合适?
可以在发布前做个小范围测试,把几个备选方案发给目标用户群投票。数据会给你最直观的答案。
改完之后别放着不管,及时跟踪数据变化很重要。观察一周内的点击率、停留时长有没有提升。
如果效果不明显,别急着再次大改。微调描述中的动词或修饰词,有时候只是换个说法就能激活阅读量。
问:栏目已经有一定粉丝基础,突然改名会不会风险太大?
可以提前在内容中铺垫,比如用一两期暗示即将升级。改版后第一时间发个说明,让老用户感受到这是为了提供更优质内容。
坚持定期回顾栏目表现,最好每月做一次整体优化。市场热点在变,用户兴趣点也在流动,保持栏目“新鲜感”很重要。
别忘了,好内容需要被看见。正如一位资深媒体人说过:“标题是内容与读者之间的第一次握手,握得好,才有接下来的故事。”